中惠軒的10mm機械作里
機械作里,是日式特有的槽鉋,除日本外,台灣與大陸東北地區也很常見,台灣稱作日式崁槽鉋。日式槽鉋尚有許多樣式,如作里、底取鉋,也是用來開槽,只是特定行業有其特定用途而已。
機械作里的鉋體是左右二片拚合後以螺絲固定,鉋刃的型制與其他日式異型鉋不同,沒有壓鐵,以鐵片或銅片來固定在鉋膛,也有配置鐵桿的樣式。鉋膛前方設置二把刈刀(大陸稱作勒刀),刈刀間則以木塊敲入,迫使刈刀往外貼住刨體,3mm的機械作里因空間關係,刈刀通常會採前後排列。
木質靠山配上螺桿、滾花螺母與蝶型螺母,除可以增加作業時的穩定性,也提供調整間距的便利性。
使用時先鬆開蝶形螺母,移動滾花螺母來取得所需間距。
間距確定後將蝶形螺母鎖向靠山,直到靠山緊抵住滾花螺母為止,如此靠山就很穩固而不會亂漂。
用鉋時刈刀先將木纖維割斷或劃開,鉋刃接著將木料刮削起來,如此就不會將木纖維扯斷,槽壁及槽底就較為平整。再者也可容許以較厚的切割深度作業,加快作業速度又不致使鉋刃耗損太快。
鉋底的突起,歐式稱做滑翹或導軌,前段的導軌可增加方向的穩定性,鉋刃後面的導軌另有支撐刨刃的作用,導軌寬度通常略窄於鉋刃,而窄鉋刃的機械作里,則會配置金屬導軌,材質以黃銅居多。
以上是個人初步理解,僅供參考。
![]() |
初入手的狀態,刈刀顯然過度伸出 |
拆解
這把楠柞鉋是新古品,從淘寶入手時並未有再修整或使用過的痕跡,鉋刃也未精磨,所以推論製造完成後並未販售出去,雖然存放很久,金屬零件也是銹跡斑斑,似乎多是浮銹,不難處理,只是在鐵鏽完全去除前尚無法確認整體狀態。鉋體則大致完整,沒有因乾燥產生的龜裂或嚴重變形,或許是託大陸型氣候較乾燥所賜,台灣的海島型氣候就沒這麼幸運了。
![]() |
細部分解 |
鉋刃有黑染防銹,不過難敵水氣的侵襲,突出刨體的部位仍是銹跡斑斑。
這種古鉋最擔心的是金屬零件因生銹而無法順利取出,通常我都先噴WD40滲入接合部位,再以尼龍槌輕敲,如此多半都能順利取出。如仍無法鬆解出來,可用加熱法讓銹死部位因溫度升高受熱膨脹,迫使銹死部位分裂,再以WD40浸潤就可順利分開,只是要注意溫度控制,過熱會有金屬退火與鉋體破裂的危險。
![]() |
除銹液會把刨刃原本的黑染析出,顏色逐漸變深 |
整理
細部分解完成。木質鉋體與靠山先塗上一層厚厚的機油,再以塑膠袋盛裝密封,靜置陰暗處,讓機油緩慢滲入木材表面,如此可形成油膜來隔絕台灣高溫高濕的水氣。金屬零件則需進行除銹作業,鉋刃、刈刀、螺絲與螺桿等金屬零件,浸泡除銹液,取出後以銅刷(避免鐵刷)仔細將鐵銹刷除,再浸泡去漬油,清除殘留的油脂與除銹劑。清理乾淨的螺絲、螺桿、墊圈、滾花螺母與蝶形螺母等,先上一層針車油防銹備用。
![]() |
零件細緻度與完成度均不如日製品 |
鉋刃與割刀的修整
![]() |
刀背修整後,"裏"也消失大半 |
刀背也有日式的"裏",只是有點不規則,似乎只是隨意磨個意思,刀背一修就沒剩多少。
![]() |
我把二邊刀側也修了,事實上只要修刃前端即可 |
刈刀的型制與日式不同,刀刃均為單斜,日制的則多為雙斜,單斜在後退時可能會因碰觸木料而影響利度,日式雙斜就沒這層困擾,所以磨刈刀時就順便改成日式的雙刃型制。
除銹液會把鉋刃表面的黑染一併去除,而機械作里的鉋刃與刈刀大部分包在刨體內,平時不易上油防鏽,故還是要補作黑染以提高防銹力。
![]() |
鉋刃已有鏡面的感覺 |
![]() |
鉋膛特寫,固定鉋刃與刈刀的鐵片很單薄,也有如平鉋刀,用圓鐵桿的樣式 |
這把機械作里預估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品,考量年事已高,刻意拉長浸泡時間。取出後把油脂儘量擦乾淨,靜置一週,讓刨體內多餘的機油回到表面,有人稱作"吐油",把吐出的油脂擦乾淨,就可組合準備試刨。
![]() |
浸泡機油後的鉋體 |
組裝
三個螺桿先定位但不鎖緊,待刈刀與鉋刃定位再完全鎖緊(但刀鋒不突出導軌)。
滾花螺母接著上,接著是木質靠山,最後是墊圈與蝶形螺母都定位了才將螺絲鎖緊。使用前再把刈刀與鉋刃輕敲至定位,刈刀的切割面需與鉋刃的二個端角齊平,刈刀的伸出量與鉋刃相同為宜。
試刨
乾淨俐落的方槽完成了,但是鉋膛容易塞刨花,不確定原因,推測是鉋膛中負責固定鉋刃的鐵片變形所致。原配的鐵片很薄,感覺強度不足,考慮更換成厚一點的銅片。
太習慣鐵鉋,剛開始用推鉋方式操作,很彆扭,後來想到這把是日式鉋,改用拉的方式操作,動作順暢許多。
![]() |
鉋膛的近照,鐵片因擠壓有點變形突出 |
![]() |
試鉋用的柳安角材,可以當保護座,避免刨刃與割刀碰到外物,也方便收納 |
後記
這次只是初步組裝,測試性質居多,單單鉋刃的修磨整理就犯了許多錯,應該還有許多細微調整的項目,暫時沒找到可用的參考資料,日文又不懂,只好邊用邊摸索。
金屬零件,滾花螺母不易取得,螺桿、蝶形螺母與墊圈倒是比較容易買到新品來替換。
由氣候乾燥的地區,如大陸華北、東北、日本,購買庫存很久的木刨,入手應儘快處理,如無法及時處理,建議先進行封存隔離作業,以多層塑膠袋盛裝密封(加放乾燥劑亦可)。曾經發生木鉋放在開放空間,隔了幾天刨體端面就多了好幾道裂痕,嚇得趕緊點瞬間膠封閉,再以塑膠袋密封。
金屬零件,滾花螺母不易取得,螺桿、蝶形螺母與墊圈倒是比較容易買到新品來替換。
由氣候乾燥的地區,如大陸華北、東北、日本,購買庫存很久的木刨,入手應儘快處理,如無法及時處理,建議先進行封存隔離作業,以多層塑膠袋盛裝密封(加放乾燥劑亦可)。曾經發生木鉋放在開放空間,隔了幾天刨體端面就多了好幾道裂痕,嚇得趕緊點瞬間膠封閉,再以塑膠袋密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