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井方黑檀角度鉋

"木井方黑檀角度刨"-這是店家標示的名稱,台式木鉋沒有可對應的木鉋

手上有一把日本線鉋"面取鉋銀杏面"(台式鉋稱作"敏仔線"),看起來是庫存新品,整體狀態不錯,正好可以用在電視櫃的製作上,但是跟一般面取鉋不同的是,它需要一個45度的斜面來作業,也就是木料轉角處需刨成45度斜面,除了鋸切外,我所知道的有三種木鉋可使用:
  1. 平鉋:最基本的工法,畫線也簡單,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二邊等長,所以在角料的轉角二邊各劃一條間距相同的線,把二線間的木料刨去,就可以得到45度的斜面,這種方式在少量作業時不是問題,如量大就會比較吃力,因為斜置鉋刀施作比較費力,又需常比對參考線,相對就比較耗時。
  2. 自由角面取鉋:日式可調間距的倒角鉋,左右二邊的靠山以螺桿連接,中間以滾花螺母與蝶形螺母當作調整間距固定用零件,可視需要調整靠山的間距 ,因靠山斜面角度的差異,多分成45度與60度二種,另有鉋刃斜置專用在橫紋刨削作業用。自由角面取鉋最常用在木製門框或窗框的製作。
  3. 角度鉋:本文要整理的木鉋,基本結構就是在平鉋下面加裝一片帶斜度的靠山,利用靠山可刨出45度或60度的斜面,當然也可自製特定角度的靠山。
    圖片取自淘寶網,木井方角度刨
台式木鉋並無這類型的木鉋,所以還是沿用商家用的名稱,角度鉋或許可視為自由角面取鉋的現代改良簡化版,角利的倒角鉋還因此獲得日本政府的創意獎。
因構件少所以在木鉋製作上比較簡單,就是平鉋加上二組固定螺絲與一個三角形靠山而已,對製鉋師來說簡單許多。而對假日木工來說,只要會調整平鉋,就可以從容駕馭角度鉋,這可比自由角面取鉋容易多了。
這把"木井方角度刨"也是從淘寶弄回來的,台灣網路拍賣也有,因價差有點過火,只好捨近求遠。
就外觀與功能來說和日本角利的倒角鉋幾乎一模一樣,但細節部分還未可知?一般來說日本角利的評價普遍優於木井方,所以首選應該是角利。但就為了二個"可是",我還是選了木井方:
  1. 角利倒角鉋的鉋刃是替刃式。所謂替刃式就類似美工刀,鉋刃鈍了就用新刀片來替換,不用磨刀,省時又省事,但考慮刀片取得管道和角度鉋的用途侷限,長時間備而不用也浪費些,萬一買不到備用刀片則等同廢鉋。
  2. 角利的售價幾乎是木井方的三倍,角度鉋的功能有限,使用的頻率也不高,如不是因為"面取鉋銀杏面"使用上的需要,它不會出現在我的工具清單。

取自淘寶網的圖片,大陸稱作角度刨,台灣稱作倒角鉋。

檢視

木井方的角度鉋外觀上與角利神似,只是鉋體的木料不同,角利採用日式木鉋常用的白木,木井方則採黑檀木,外觀色彩剛好是二個極端。
木井方所謂的黑檀木,有時會標示為“非洲黑檀”,這種木料從沒用在台式鉋或日式鉋上,圖片上的質感還不錯,但因大陸網路上常有開裂的負評,所以特地上網查了下,大陸網站稱它為皮灰木,學名叫風車木,多產於非洲莫三比克等地,與台灣或日本慣稱為黑檀的"條紋烏木"是不同的,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非洲黑檀,價格也相差甚多。
風車木的生長緩慢,木質堅韌,結構緻密,具深淺細條紋,耐磨耐腐,色呈黑紫色、略具油光感、紋理交錯、結構細、強度高。加工較難,徑面略起毛、耐磨性強、釘釘子易開裂,須先導孔,氣干密度大於0.91-1.10g/cm3。
第一眼的印象不差,整體質感與細部處理都比同公司的紅木刨好很多,鉋體的年輪可看出是近髓心的部位,有可能是取自小徑材,我通常會儘量避開此類小徑材,雖然較同種木料便宜,但變形機率會比較大。鉋體與鉋刃的配置屬日式鉋,壓鐵則類似英國Crown的形式。
鉋刃用直角規量測,整體切割得很方正,材質為全鋼且研磨的感覺是很硬,不知確實的鋼材種類,不過這點對我的DMT鑽石研磨板來說,倒不是問題,只是希望不會太難磨。
就完成度來說,是比木井方其他的鉋刃細緻些,可以不用細磨就直接使用,當然切削面會比較粗糙。
壓鐵上配置一個銅鑼絲,鉋刃定位好,旋緊螺絲讓壓鐵上升抵住壓桿,就可以讓壓鐵貼緊鉋刃而頂住鉋刃,不過這壓鐵就是一片鐵,除了前端簡單磨出一道斜面外,沒有任何彎曲,而且因上面缺了一道與壓桿接合的凹槽,所以一鎖緊螺絲,壓鐵就會因扭力而歪一邊,根本無法校正回來。
細看整體是棕色為主,間綴深灰色至黑色條紋,是否有染色處理?尚未可知知
鉋底與角度靠山
壓鐵與鉋刃就定位,壓鐵上緊螺絲就會歪一邊
鉋膛屬日式,刀槽與鉋刃需緊密貼合
正面圖,靠山的角度很明顯,木料的年輪線也很清楚
鉋體先埋入二顆銅螺母,靠山藉此用螺絲固定,間距無法調整
試刨,可以順利出刨花,不過斜度有偏差,約43度,也有可能是鉋刃沒調正
鉋刃還帶點磁性
鉋刃的刀背,尚未細磨
鉋刃的刀鋒斜面,只有粗磨,但已可刨削木料

整修

鉋體

風車木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雖然第一眼的感覺還不錯,但凡事眼見不一定為憑,取出下端定規來量最準。
三縱三橫二交叉後,看標記就可以知道鉋底的狀況,果然有變形,兩側邊與頭尾都有翹曲,不過至少沒有龜裂,思考後決定還是先從鉋底開始平起。
準備好Wood River #4V3,調整出刀量,如往常由後向前刨去,嘿!完蛋,遇到逆木紋產生了撕裂傷,太大意。趕緊停工檢查傷勢,幸好集中在側邊對誘導面沒有直接妨礙,只是顏值受損。換個方向試刨,這次就沒再撕裂,鬆了口氣,唉!台式鉋製作鉋體一定會檢查木紋走向,讓木紋走向與用鉋方向一致,所以這次也沒多想按往常提鉋就刨,這得給木井方記個缺點。
每平鉋底一次就給它三縱三橫量一次加標記,隨著標記線條的伸長,也表示鉋底漸漸趨於平坦,雖然鉋底的變形量不小,還是要耐心慢慢刨削,總能完工的。
鉋底平好了,接下來是二側邊與木鉋的面,一樣以鉋底為基準,直角規背光量測,二側邊也是變形,想刨平才發現問題,壓桿與固定靠山的銅螺母需先取出,不然鉋刃切過銅金屬一樣會受損。取出壓桿倒是不難,固定靠山的銅螺母委實讓我不知所措,完全沒經驗,想到以前調整Wood River#92 Shoulder Plane時用大美木豆製作一塊歸方過的木塊,或許可以當作依托。東翻西找,終於把它翻出來,量測一遍,存放一年多還是有些微的變形,重新歸方一次,配合厚玻璃板,開始磨鉋體。
手持鉋體時需專注於鉋底與依托的緊密配合,切勿求快而影響平整,先用#150木工砂紙試磨,主要是擔心無法處理銅零件,幸好銅螺絲不是很硬,每磨一段時間就用直角規量一下,很快就整理好了,效率倒是令我訝異,以後用砂紙來平鉋底試試看。不過砂紙處理完的面是毛糙感,一般可以用刮板來恢復光澤面,但考慮到鉋體上的金屬銅零件可能會損傷刮刀,改用#400再處理一次,最後則是塗一層針車油使表面恢復光滑油亮.
鉋尾橫向測量
刀口橫向測量
中間均透光,只有二端有接觸點
對角斜線一樣只有二端接觸
裝入鉋刃與壓鐵,上桌鉗準備刨鉋底,桌鉗須注意緊度
逆木紋刨削產生撕裂傷,還好不是在刀口前方
換方向就沒再造成傷害,標示線逐漸延長
前中後細細檢查,沒有透光
以鉋底為基準,背光量鉋體側邊,也是變形
另一側邊也是如此
#150木工砂紙底下墊厚玻璃,鉋底緊貼依託用的木塊
較淺的區塊是砂磨的痕跡,修正的速度很快,等到整面均有砂紙刮痕即可再量測
整面均有砂磨的痕跡
背光量測無透光即可換細一號沙紙(#320),砂紙處理的毛糙感很明顯
另一邊也如法泡製,砂紙有深灰色刮痕的應是銅壓桿磨擦痕跡
二側邊處理好之後須塗油以消去毛糙質感

鉋刃

雖然鉋膛屬日式,但鉋刃外觀還是均勻的鋼片一塊,沒有日式鉋刃特有的斜度變化,刀背也沒有"裏",剛開始還在讚嘆木井方製鉋師傅的功力,可以把刀槽與刀身配合得嚴絲合縫,待到整理鉋膛才知道投機的手法,有點雷人,再記一個缺點。
既是日式規格,那就得先整理刀鋒的二個斜角,比對鉋刃與刀口,刀鋒比刀口寬了些,鉋刃與刀槽疊合的部份會因塞刨花而撕裂木料,而且鉋刃斜角處理得很草率,只是砂輪機粗磨掉尖角意思一下,所以還是按日式的方式重新修磨。
鉋刃刀鋒與刀口比對,刀鋒寬度必須避開二邊的刀槽
鉋刃裝入鉋膛,以紅筆標示須修正的部位
邊修斜角邊比對,刀鋒不能壓在刀槽上

斜角的角度似乎沒特別規範
二邊斜角整理好,正式整理刀背,用砂輪機修磨二邊斜角時發現,鉋刃竟然沒有過熱退火的現象,所以鉋刃的材質有可能是高速鋼,或是木井方所謂的鋒鋼鉋刃,這種材質本身就是耐高溫也耐衝擊,硬度也高,心裡已有難磨的準備,開工果然讓我眉頭深鎖,確實難纏但還是得耐心收服它,費了好幾天的下班時間,終於整理出前端一小塊,決定收手,畢竟這一小塊就可以用很久了。
刀背處理至鏡面

另一角度,牆上的磁磚很清楚

鉋刃斜面

原本鉋刃的利度還算足夠,不再細磨也行,想想既然刀背都整理到鏡面了,就把斜面一併處理好。原本以為鉋刃斜面的面積比較小,應該會比較快,一動手才知高低誤差不小,有個邊角低陷一直磨不到,仔細撫摸刀背,明明有捲刃,為何斜面卻磨不到?睜大眼睛觀察,結論是磨不到的地方是刀鋒線後面的一小塊凹陷,想想或許外觀上有欠缺,但功能上無損,也就放棄繼續修磨。
紅圈內是一直沒法磨到的區域

鏡面處理主要目的是,藉由映射之影像線條是否變形,來判斷平整度

鉋膛

開頭還在佩服木井方的製鉋師手藝不錯,可以讓鉋刃與刀槽配合的嚴絲合縫。結果,強光底下沒祕密,一照就全露底。原來鉋膛上端修成中央突起,這小塊凸起將鉋刃上頂,以便讓鉋刃二側緊貼刀槽,剛開始也沒發現這個祕密,等我把突起修掉,原本緊密的配合驟然變成鬆配合,鉋刃竟然會從刀口滑出,幸好是掉在桌上,不然刀鋒碰撞地面的後果可是會讓我欲哭無淚。飽受驚嚇的我思索為何驟然生變,因此才悟出這個小秘密。
既然已經開始就不能回頭,重複將鉋刃塗油,鎖定壓鐵,退刀,小心剷掉有油漬的地方,剷時須避免切出完整木片,剷出木屑會比較保險。反覆操作至整個鉋膛有均勻的油漬。
光源由刀口進入,明顯看到鉋膛中間是突出狀

修整鉋膛前,鉋刃與刀槽的密合度還可以

箭頭處是油漬,每次要小小心剷掉一些些
鉋刃再次塗油裝入刀槽並加上壓鐵鎖緊,有油漬的地方略增
油漬分布整個鉋膛即可
修完鉋膛後原本緊密的刀槽可以塞入四張紙,很無言

壓鐵

就整理歐式金屬鉋的經驗,壓鐵的整理會比鉋刃快,結果這把角度鉋的壓鐵又折騰我好幾天,剛開始一樣用光照法,發現僅有右邊有與鉋刃接觸,以為是壓鐵歪斜,把壓鐵放在玻璃平板上測試,一點歪斜的表徵也沒有,苦思了幾分鐘,拿起深度規量測壓桿與鉋膛的距離,左右邊相差約0.2mm,這下可傷腦筋了,無法確認是鉋膛歪了?還是壓桿歪了?如是鉋膛,目前的我還不具備修整的技術與工具。如果壓桿歪了,重裝壓桿是不可能,看來只剩下壓鐵這個選項,柿子得挑軟的吃。
光照法可清楚看到壓鐵與鉋刃僅有一小塊接觸
壓桿兩端與鉋膛的距離差了0.2mm

壓鐵是均質不銹鋼鐵片,或許可以把左邊削掉0.2mm來矯正,決定了就動手,先用砂輪機,手藝不行,怎麼磨都不均勻,改用金屬銼刀,略平整些,但還是找不到平衡點,一下偏右,一下偏中,壓鐵前端的厚度漸漸變薄而我還是沒法讓壓鐵與鉋刃均勻接觸,擔心壓鐵厚度不足而影響強度,突然想到可以仿鐵鉋的壓鐵,前端做個彎曲,如此可以提升強度。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決定動手改造,另一邊開始上網找替代的壓鐵,壓鐵寬度不超過25mm,這規格很少見,淘寶是可以訂製,但時效及運送是個問題,心想這規格大致是八分,平鉋有平高鉋、內圓鉋、外圓鉋,各種花線鉋等都可能會用到八分壓鐵,所以上網詢問木工工具老店,很幸運找到非常老舊的八分壓鐵。
技法欠佳,砂輪機或銼刀都無法修正0.2mm的差距
八分老壓鐵,形式非常古老

收到年紀比我大的八分老式壓鐵,心裡總算有底,開始動手改造原來的壓鐵,做好記號放上鐵砧開始敲,幸好以前四處亂買,現成的鈑金鎚比一般鐵槌更適合,耐心輕敲讓壓鐵前緣慢慢彎曲,再用銼刀粗修表面成弧形,最後以砂紙手工細磨讓外觀一致。
壓鐵整好了,心裡仍惦記著那0.2mm的間隙,前面磨薄的嘗試失敗了,這次嘗試改用敲的,讓另一邊下垂0.2mm應該不難,只要二邊都皆能接觸鉋刃,中間如還有縫就能簡單修正。敲了幾下就裝上測試,不行就繼續敲,壓鐵的硬度不高,很快就達標,如同預期的中間仍有些微透光,上磨石整平壓鐵與鉋刃接觸的部位既可,鬆了口大氣。
因為壓鐵前端角度變更,固定螺絲的行程也隨著變短,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影響,至於彎曲後的持久性只能再觀察看看。
另一觀察重點是壓鐵與壓桿接觸的部分,由於事先已做過記號,這部分的外型並沒有改變,背光檢查壓鐵與壓桿的接觸部位也很完整。
邊敲邊修,弧度出來了
精算折彎點後再開始敲,目標0.2mm,完全看運氣
光照法檢視,壓鐵前緣已無透光
背光檢查壓桿與壓鐵的接觸狀態,不透光就代表接合良好

最後要解決的是-轉動固定螺絲,壓鐵會因扭力而歪斜的問題,參考木井方的抹角刨,它的銅壓鐵中間多銑了一道半圓凹槽,只要把凹槽對準壓桿再旋緊固定螺絲,壓鐵會因凹槽卡住壓桿而不會歪斜,但這把角度鉋卻沒有這道凹槽。
先檢查壓鐵的厚度,研判增加一道凹槽對整體強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開始動手:
1、預估壓鐵的位置並標示壓桿的位置。
2、以直角規量測後面二個端角以檢查壓鐵的方正度,還算工整。
3、壓鐵二側邊定出凹槽中心線的位置,用鋼針標記。
4、以軟鐵尺連接二個標記,用鋼針畫出直線,這直線就是凹槽的中心線。
5、以鋼鋸根據中心線鋸出一道淺槽,充當後續圓銼刀加工的導溝。
6、圓銼刀先從二邊斜銼出圓凹槽,再由二邊往中心延伸,這樣銼刀才不會打滑。
7、檢查凹槽與壓桿的密合度並再細修。
參考木井方抹角鉋的銅壓鐵
壓鐵標示並畫線

淺淺的圓槽逐漸成型,怕影響強度沒再修深
壓鐵的凹槽對準壓桿再上緊固定螺絲,壓鐵就不會歪斜

試鉋
這把角度鉋既然屬日式鉋,所以基本調整與運鉋方式都與日式木鉋相同,唯獨壓鐵多了固定螺絲,使用時須先進刀至約略位置,固定螺絲旋緊後試鉋,調整進退刀時不用再鬆開螺絲,直接敲擊鉋體即可,待確認進刀位置後,再把固定螺絲確實鎖緊一次即可。
剛入手試刨時,整體相當不穩定,甚至刨木料時刀刃的位置都會滑動,十分缺乏安定性。整修後,進刀位置調整好後就很穩定,看樣子這次鉋膛整修的還算可以,只是可以墊入四張紙的刀槽就不知該如何挽救了,雖然知道可以墊木片或用汽車補土加厚鉋膛來補救,想想還是先這樣就好,畢竟不是很常用的木鉋,堪用即可。
調校鉋刃左右出刀量,需取下靠山
日式鉋,所以用拉的方式作業
45度斜面
60度斜面
最大刨削寬度約2cm,角利可達2.5cm

結語

調整好的木井方角度鉋,運起鉋來很順手,鉋刃的耐久性也不錯,被我惡操了這一陣子,鋒利度還是有的,不過合金鋼硬度雖高但也可能偏脆,所以遇到樹結時得放慢速度試試。
另外就是靠山的固定是用螺絲,螺絲孔的間隙會使得靠山有一點點偏差而略為歪斜,所以使用前必須再確認一次。
比起自由角面取鉋使用前必須繁複的調整與測試,角度鉋可就單純許多,難怪角利會得獎,可為何要設定為替刃式?百思不得其解???
這樣並列算是傳承延續嗎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式木鉋-清含底鉋(敷居作里)

LUBAN 歐式鐵刨5號低角度 多用途木工金屬刨子

Record 2"鉋刃與壓鐵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