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槽鉋/夫婦作里(鳩尾兩用鉋)

網上閒逛偶遇的「夫婦作里」,雖然賣家標示為「片木作里」,不過似乎是錯誤的。因為記憶中曾在eBay看到同類型的木鉋,翻找Google相簿,終於在2018年的存檔中找到截圖,鉋體有「夫婦作里」的印記,那次競標因價格超過30英鎊而罷手,沒想到多年後又在日本相遇,而且價格可便宜了。
夫婦作里的整體外觀十分特殊,就是內根鉋加上L型木質定規與機械作里的五金零件。雖然手上已有功能相同的片木作里,但當年沒能得手總是有些許遺憾,沒多想就下標把它弄回來,這次沒人競爭就省錢多了,假設2018讓我得手,八成也會廢在我手裡。
常見的片木作里,特徵是單斜刃、雙刈刀、鉋底有活動定規
小字標示:「凸凹兩用蟻」,參考竹中大工工具,「蟻」似乎是鳩尾榫鉋的泛稱
這是常見的片木作里,主要特徵在於鉋底的活動木質定規與鉋體間有一小木片,算是片木作里的主要特徵。
就功能而言,「片木作里」、「夫婦作里」與「凹凸作里」均是具備外根鉋與內根鉋雙功能木工鉋,或許只是不同地域、不同鉋刀廠而賦予不同的名稱,細部配置或有差異,但原則上均配置單枚斜刃、雙刈刀與活動定規。
全裝備型態時的片木作里是外根鉋,可用來刨出鳩尾榫,此時左側刈刀需調高,不能突出鉋底。
移開底部木質定規與活動小木塊時是內根鉋,此時左側刈刀需下調略突出鉋底,右側刈刀則無論何型態均保持略為突出鉋底。(PS.日式木工鉋的鉋頭與台式木工鉋相反)
台式木工鉋從現有的參考書籍與二手市場均尚未見過相對應的木工鉋,大陸東北則有類似片木作里的「燕尾二用刨」,可惜沒能入手。
至於歐式木工鉋亦多只有鳩尾榫或鳩尾槽的單一功能,也還沒看到兼具二種功能的木鉋。

檢視

雖然網頁標題定為大工道具,可是依鉋刃尺寸與型式,倒覺得應偏重於小木作或細木作。最大特點在於L型木質定規似乎可以當作開鳩尾槽時的深度控制器或姿態依託。

初開箱型態,賣家特別把突出的金屬蝶型螺母裹上保護用的氣泡紙
L形木質定規略往外調即是外根鉋型態,可刨出鳩尾榫
L型定規外拉並抬高至極限,如保持這型態刨鳩尾槽時,L型定規似乎可以充當深度控制器與作業時的依托,但試調整過程中覺得不是很順暢,因為木質定規無法緊靠鉋體
L型定規特別開出長條型導孔與半圓形凹槽,長條型導孔是讓定規能夠上下移動便於調整位置,下部的半圓形凹槽是當定規向上調整時可容放滾花螺母用
卸下L型木質定規、滾花螺母與蝶型螺母等金屬零件,刈刀調低略突出於鉋底,即是標準的內根鉋,可刨出鳩尾槽,不過刈刀似乎裝反了
三角型刨花出口,一般以圓弧形較常見,第一次遇到三角形,或許是為了強化鉋刃的固定力而設定,不知刨花能否順暢地拋出?
鉋體上發現印記,勉強能辨認出山形標記下有個「合」字,有些許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斜刃配置,利於橫木紋刨削,刀鋒線明顯歪斜,前端刀鋒週邊一小塊亮面是細磨痕。刈刀的刀槽均開成鳩尾槽,這是日製刈刀的標準形式
這樣可以很清楚看到鉋刃斜面的中段有砂輪機粗磨的下凹痕,二端銀色亮面是磨石細磨過的區域
鉋刃與刈刀的刀鋒斜面,大致完整,沒有明顯的銹跡
鉋刃與刈刀的鋼面,均剩沒多少鋼面,不過沒太多銹跡倒是不錯
卸下鉋刃後的鉋膛,鉋刃的固定僅靠鉋膛上下木質鉋體來夾緊
鉋膛有一小塊污漬,不確定是否為鉋刃與鉋膛僅有的接觸區域,須待測試才能確認
全部拆解,純就外觀來說,質量還算不錯

整修

鉋刃鋼面整理

鉋刃主要問題有二:
1、刀鋒線歪斜
2、缺鋼面
因刀鋒線的效正須配合鉋體的刀口,所以得先把鋼面復原,而復原鋼面大致有二種工法,磨鋼面與敲鋼面,傳統定論以敲鋼面較優,而這把一枚刃「夫婦作里」因僅能依靠鉋膛來夾緊鉋刃,如果採磨鋼面的工法,顯然會減少鉋刃的厚度,如此會影響鉋體的夾合力,所以想恢復鋼面就只能選擇用敲的。
刀鋒線似乎尚有一點點鋼面,如加計修正歪斜的刀鋒線,顯然僅存不足1mm的鋼面是不夠用的
細磨石試磨,僅中段有研磨痕,主要目的在確認鋼面現況,以便作為後續敲鋼面工序的對照參考
敲鋼面前須先確認貼鋼線的位置,現況是砂輪機的粗磨痕,無法直接目視判斷貼鋼線,只好用二側的貼鋼痕跡來預估貼鋼線的位置,如此就可以用紅筆標示
敲了幾個輪迴再上細磨石修磨,藉由研磨痕的變動來判斷敲鋼面的效果
研磨痕略微向前延伸,用細磨石測試的主要目的在避免磨過頭
再敲幾個輪迴,終於有了新鋼面,旁邊的黃色膠帶是用來標示鉋膛的參考線,避免鋼面修磨過頭而影響鉋刃的固定
幾個輪迴後,檢查鋼面回復的面積,判斷應該夠用後就進行鏡面處理,二側邊修磨的長度不同

鉋刃刀鋒線整理

恢復鋼面後,將鉋刃安入鉋膛後檢視,除了刀鋒線歪斜外,又發現刀鋒右側端角呈現圓弧狀。
刀鋒線歪斜會使刨出的鳩尾槽底歪斜,刀鋒的圓弧端角則因欠缺切削力,根本無法刨削鳩尾槽。
紅色箭頭是刀鋒線現況與刀口不平行,綠色箭頭是刀鋒線端角呈圓弧形,前者無法刨出平坦的槽底,後者影響比較嚴重,因弧形刀鋒線無切削力,勉強使用只會將鉋刃不斷外推,根本無法刨出凹槽
刀鋒線歪斜太多,想了下決定貼上噴漆用遮蔽膠帶充做參考線,這樣就可以一次搞定,不用重複推入鉋刃比對刀鋒線後再退出鉋刃的動作。參考遮蔽膠帶後推論,或許刀鋒線修正完成後可以把右側端角的圓弧線磨除,這樣端角可以恢復正常,一舉二得
鉋刃立於磨石上並傾斜約80度,以拉磨的方式慢慢修正,待刀鋒線與膠帶齊平,就可以開始整理刀鋒斜面。拉磨完成的刀鋒已成為一個狹長的三角形亮面,根據回饋的手感,鋼質似乎偏軟
翻面檢查鋼面,修正刀鋒線後的鋼面應該足夠用一段時間。左側即是歪斜須修正的端角,由鉋刃左側邊與刀鋒線的交接狀況觀察,不是很理想,不過還是決定先把刀鋒斜面整理好再試試看
刀鋒線修正完成,裝入定位檢視,左側端角還是高了一些些,右側端角則變得方正些
由鉋尾檢視,刀鋒高出不只一些些
重新整理刀鋒斜面,直到刀鋒線與刀口平行


刈刀修整

日式標準刈刀製作工整精細,比照鉋刃均為貼鋼鍛造,這二把刈刀外觀大致完整,雖然幾乎都沒鋼面,但影響不大。因為只會用到刀尖0.3mm的部分,這樣看來,似乎可以省下整理鋼面的步驟。想了下,決定還是嘗試看看,不過日製刈刀的貼鋼層均偏薄,最終決定用修磨鋼面的方式處理。
刀鋒斜面仍是待修整狀態,這可不敢省略,看似不起眼的刈刀,功能可不小,運作良好的刈刀可有效延緩鉋刃的磨損,尤其是斜切配置的鉋刃通常會有一個異常脆弱的刀尖。
依照鉋刃的標準,算是已經沒有鋼面,不過依照刈刀的工作特性,僅會用到刀尖的一小部分
隨著鋼面的研磨,「裏」的前緣線逐漸往後退縮
粗糙的刀鋒斜面,似乎沒修整過
刀鋒斜面的面積很小,勉強完成

鏍牙導桿金屬配件組

鏍牙導桿、方形鏍母、滾花鏍母、蝶形鏍母大致完整,僅鏍牙導桿有輕微變形,其它均很完整且功能正常,先用WD40將浮銹與灰塵清除再點上針車油即收妥備用,至於鏍牙導桿輕微的變形會有何種影響?須待實際測試後才能確認。
與機械作里相同的金屬螺桿等金屬配件

測試

各部件整理完成,決定先組合測試,畢竟是第一次接觸,也還沒找到可供參考的資料,只能先透過實地操作來確認原本的推測並找出需補強的項目。
左側刈刀安裝檢視,裝入時感覺略緊,需輕敲才能讓刀尖伸出鉋底,這側刈刀在外根鉋狀態時需收起,如忘記收回,刀尖可能被木質定規壓斷,考慮在定規的底部增開淺槽收納
右側刈刀安裝,由另一邊比較容易觀察,安裝刈刀時感覺比較鬆,敲緊了則刀尖突出部分太多,應該需要整修刀槽或把刈刀刀尖磨掉一些,直覺是磨短刀尖會比較簡單
取塊合板試刨,刈刀順利切入,鉋刃則毫無作用,多次調整測試後均是如此,推測應是鉋膛固定力不足,調好的鉋刃被木板推回鉋膛
試了幾次,木板表面均只有刈刀的割痕,至少能確認刈刀能正常作業,但左側刈刀果然如先前推估,切痕較深,是需要調整
鉋刃是否固定力不足?最簡單的測試,鉋膛墊紙片即可。順手撕下一張紙,逐段測試,最終確認紙片對折時能賦予較合適的固定力
以內根鉋的型態試刨,終於刨出鳩尾槽,不過槽底歪斜,推論可能因素有二,一是鉋刃刀鋒歪斜,另一則是操作鉋體的姿態控制不良,後續再來逐項測試
鉋刃固定好了,又發現另一個問題,鉋膛塞刨花。正常的刨花應該是光滑平順,這次測試卻是百折刨花,也就是刨花均先堵塞在鳳口再被推擠出來。雖然入手時就對三角形鳳口有疑慮,但如考慮這是把正規工具廠推出的量產木工鉋,設計時絕對會有這方面的考量,所以也可能是操作時的誤失
檢查鉋刃的端角,有一點點磨耗,後續須再觀察
把所有的部件組合完成,L型定規略為退縮,此時就是外根鉋,但靠L型定規那一側的刈刀必須調高,刀尖不能突出鉋底
取角料刨出鳩尾榫
取來先前刨好的鳩尾槽,試組合,密合度很不錯,這次測試主要是觀察槽壁坡度的密合程度
L型木質定規退縮出鉋底並向上拉高至極限,此時屬內根鉋型態,主要在測試L型定規是否能充當刨削作業時的依託或鳩尾槽的深度控制,但L型定規無法完全緊靠鉋體,各段的間隙並不相同,推測是木質定規或鉋體變形,但也有可能是金屬零件變形,總之需要更多的測試
由正面觀察,L型定規調至最高點,可以看到定規底部的斜度與鉋底斜度一致,但因有高度差,所以應該沒法充當作業時的依託,但可以充當深度控制器,只是此時L型定規與鉋體無法緊密貼合
在一堆刨花中找到一片沒有擠壓痕跡的刨花,不過這個刨花兩邊厚薄不一,顯然是操作時鉋體控制不穩
試刨後檢查定規,發現鉋刃與刈刀均對木質定規壓出凹痕,後續打算開出凹槽,免得鉋刃與刈刀受損
取下L型定規,有很明顯的傷痕,看來真得開個淺槽

鉋體修正

依據目前累積的經驗,古鉋的鉋體一定存在程度不同的形變,尤其是這種扁平鉋身的作里鉋,重點是完全沒有參考資料,只能就自己有限的經驗嘗試看看。
鉋體與L形定規的修正不難,但因需考量鉋刃二側端角與刈刀的對應關係,必須兼顧鉋體可以刨削修正的量,以免修過頭又要花時間調整。
鉋體明顯呈上寬下窄的楔形,木質L型定規亦是如此,初判應不是變形,而是廠商原始設定如此,尚無法推論如此設定的用意
背光檢查可看到鉋體與木質定規僅有一小段接觸,顯然鉋體或木質定規有變形
背光檢查鉋底誘導面,刀口前方略高,刀口前方略低,刀口後方又更低
鉋底誘導面整修因擔心影響鉋刃與刈刀的伸出量,不敢修太多,先測試僅整理刀口與刀口前方的誘導面,鉋頭與鉋尾就不講究了,反正鳩槽鉋作業首重效率與二側槽邊斜度與鳩尾榫的契合,至於槽底表面是否精緻平滑就不是很重要
鉋體左側背光測試,可以看到僅有少數接觸點集中於鉋身中段
鉋削修正以鉋體接近鉋底區域為主,大致平整即可,避免修過頭
鉋體右側背光測試,少數接觸點偏向於鉋頭與鉋尾,狀況與左側鉋體恰為對稱,藉此可推論為鉋體的自然形變
鉋體右側刨削修正,重點在鉋頭與鉋尾
擔心刨削太多使得鉋刃尖端突出鉋體,所以大致以頭中尾段均有接觸為原則
L型木質定規主體背光測試,中段明顯凸出,因這部分不會直接接觸鉋體,暫不打算修正
L型木質定規下半部分背光測試,一樣是中段突出
鉋削修正後再度背光檢查,頭中尾段均有接觸即可
組合後再次背光檢查,漏光線現象減少許多
檢查左側鉋體、鉋刃與刈刀,大致位於同一條線
檢查右側刈刀、鉋刃端角與鉋體,均位於同一條線

鉋膛修正

先前的測試已確認鉋膛無法夾緊鉋刃,但第一次整理單枚刃作里鉋,不知如何下手改善,參考手頭上的資料,大多會在鉋刃後端穿過鉋體的穿孔處打入一片木楔子或是直接敲入一根鐵釘,算是相當簡便的工法,但有撐破鉋膛週邊鉋體的副作用(如下圖)。至於如果比照平鉋在鉋膛墊上補土,應該也可以強化鉋刃的固定力,但日後會有何種副作用則未可知。
另一把有點歲月的日製蟻決り鉋(內根鉋)
還是先用碳黑法測試鉋刃與鉋膛的接觸程度,以6B鉛筆塗滿鉋刃,再將鉋刃裝入鉋膛後退出,檢視碳粉在鉋膛的分布狀況就可以判斷。
鉋膛近觀可發現鉋膛有一道淺淺的凹槽,碳黑痕偏凹槽一側,上方是原本即存在的污漬
不想挖鉋膛塞木楔,所以嘗試用木片墊,效果還可以但木片固定力不足,只要退出鉋刃就要再重新調整木皮一次,太費事,放棄!

其他

滾花螺母會卡住L型木質定規的半圓孔
用鑿刀稍微擴大半圓孔即可解決
木質定規挖出淺槽
這樣就不用擔心鉋刃尖端與刈刀不小心被木質定規壓壞,靠近定規側的刈刀也不用頻繁伸出或縮回
因刀槽較鬆而伸出過多的左側刈刀,直接把刀尖磨短就搞定,不用再整理刀槽,省事
鉋體塗上椿油,希望可以減緩變形速度,YouTube上的日本達人是用蜂蠟,但考量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還是選擇椿油,先前測試的效果不比機油差
鉋膛暫時先用墊紙片的方式處理,先累積些使用經驗再來考慮採用何種方式

治具製作

刨削鳩尾槽時必須傾斜鉋體讓鉋底能緊貼木板,同時需準備一個筆直的木片,充作鉋體刨削前行的依託。初始測試時因老是堵刨花,所以測試了不同厚度的木片,刨花一如既往的摺摺摺。
以木片當依託時,鉋體姿態的控制僅能依據鉋底誘導面回饋的手感來保持,因木片僅有協助控制作業方向的作用。
對新入手的人來說要穩妥的控制鉋體姿勢可不容易,如果木片能再提供協助控制鉋體姿態的功能,或許可以提高作業的效率,既然木片的厚度不影響刨花的拋出,那厚木片加上相同的斜度應該能協助控制鉋體姿態。
薄的合板當作依託時刨花還是堵
調整為外根鉋的型態,在木片側面刨出斜面
刨出的斜面角度與鉋體傾斜的斜度相同,所以木片可充作控制鉋體姿態的輔助治具
加上斜度的木片,刨削作業時便有鉋底與鉋體二個維度的依託,實測確實大幅提升鉋體姿態的穩定度
加厚的木片,刨花仍能被推擠出鳳口

結語

剛開始操作這把夫婦作里時,手感不算順利,尤其是開鳩尾槽時,因為鉋體與定規間有空隙,所以右手需同時對二者施力,不像一般木鉋只對單一鉋體施力,初始有點無法適應,常常無法兼顧二者,刨出的鳩尾槽深度無法一致,槽底也是歪來歪去,測試幾次後,總結是讓右手專注下壓鉋體,確保鉋底誘導面穩定接觸木板,左手則負責握住鉋頭,將鉋體與定規往身體方向拉回,終於取得較穩定的姿態。
L型木質定規有深度限制的功能,此時已調至最高,主要是受限於滾花螺母,但如換成較小直徑的滾花螺母,則又不方便調整。
受限於定規,槽深最多為不足5mm,如需要更深則需卸下L型定規
調回外根鉋型態,直尺跨過鉋底,垂直頂著L型木質定規,設定榫頭高度
間距的調整主要是用定規與鉋體中間的滾花螺母,定規外側的蝶型螺母則負責鎖定
1.鉋頭滾花螺母調好後,略為鎖緊外側的蝶型螺母。
2.調整鉋尾的滾花螺母,同樣調好鉋尾滾花螺母即略微鎖緊外側的蝶型螺母。
3.鉋體頭段、中段、尾段各量測一次,如有任一部位間距變動而需調整,則須再重複步驟3。
因為木質定規略有彈性,調整任一段往往會影響其他部位的間距,所以調整過程中,外側的蝶型螺母避免鎖得太緊。
刨削鳩尾榫,此時鉋體與角料呈垂直,這側刨削成形後,同側角料翻面朝上,刨出另一個鳩尾榫
組合測試,鳩尾榫右側無法緊貼槽底,因鉋刃鈍化,右側鳩尾槽切削不完整,使得鳩尾榫右側無法緊密貼合槽底
如上有四把不同鉋刀廠生產的鳩尾兩用鉋,左邊三把的鉋身均類似機械作里,鉋體較寬厚。僅有最右側的「夫婦作里」是以內根鉋為基底再加上L型木質定規,扁平的鉋體也帶來較高的形變機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式木鉋-清含底鉋(敷居作里)

LUBAN 歐式鐵刨5號低角度 多用途木工金屬刨子

Record 2"鉋刃與壓鐵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