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力確雙用途邊槽鉋(IRWIN RECORD NO.778 Duplex Rabbet & Filletster Plane)


邊槽鉋,顧名思義就是在木料邊緣鉋削出L型槽的木工鉋,多用於相框、畫框與層板架,因個人偏好框架結構,所以邊槽鉋的使用頻率會很頻繁,如果習慣用整塊木板去組裝作品時,邊槽鉋可能就比較用不上。
細木作的槽,種類大致上分成三種:
1、橫槽/Dodo:與木紋橫向相交的槽,一般用鋸子鋸出槽邊再以鑿刀剔除廢料,最後用Router或Hand Router清理槽底,如果有Shoulder Plane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是一端或二端封閉的橫槽就不合用。
2、直槽/Groove:與木紋同方向的槽,大多用槽鉋(Plow Plane、Plough Plane或Combination Plane)製作,榫肩鉋(Shoulder Plane)當然也可以。
3、邊槽/Rabbet(或Rebate):木料邊緣的L型槽,一邊是槽壁,另一邊是開放的。
邊槽又可分成:
A、與木紋同方向,可以用Rabbet Plane(或Rebate Plane)鉋出半槽
B、與木紋橫向相交,可以用鋸子鋸出槽邊、再用鑿刀剔除廢料。傳統的Rabbet Plane不太適合,因鉋膛角度甚高,鉋削效果不佳,通常是用Shoulder Plane、Skew Rabbet Plane或Rabbet Block Plane來處理較適合。
Shoulder Plane與Bullnose Plane被歸為Rabbet Plane是比較特殊的,暫且不論Bullnose Plane,因為Bullnose Plane幾乎沒有前誘導面,不適合開較長的槽,Shoulder Plane則是不管Dado、Groove或Rabbet都可以處理得很好。
另有一種Side Rabbet Plane,是專門用來鉋削槽壁的特殊鉋刀,例如槽寬的尺寸太小,可以用Side Rabbet Plane將槽寬擴大些。
手頭上的長短平鉋(Bench Plane)大致都整理好,就起心動念往異型鉋鑽,要優先染指的族譜龐大的Rabbet Plane,這把歐文力確(IRWIN RECORD)的邊槽鉋,在台灣似乎是很罕見的品牌,能見度也比Stanley低許多,雖然在英國原產地評價比Stanley高些。
其實原本是要找Stanley No.78,可是一來Amazon沒貨,二來對made in Mexico沒信心,也沒用心找,一次淘寶閒逛時偶然發現有跟Stanley No.78類似的,而且店家正在促銷,贈送原廠鉋刃一枚,有點心動,只是IRWIN RECORD?很陌生的名詞,這次沒太衝動,先拜拜google大神,嗯!評價似乎比Stanley No.78好,加上店家促銷有贈品!屈指掐來,有點划算,密藏閃卡再次出現,一週後又是隨著背包偷渡回工作室--我家的雜物間。

開箱

外盒質感有點low,軟爛~軟爛~,這是美容後

made in India
去除氣泡袋,打開就是這樣,附贈的鉋刃也在一起,從南京一路嗑碰到台灣
另一側,如果有"made in England"就更好!
靠山的導桿用滾花螺絲固定,注意不要過度鎖緊使導桿受損

金屬靠山(fence)與深度限制器(death stop),深度限制器底下有個小金屬片突出,稱作馬刺(spur),作用與刈刀相同,可以先行割斷木料纖維,鉋刃再將木料鉋起

收納狀態的馬刺,一片有三個刀頭

原廠鉋刃,單薄得很不習慣
厚度只有1.6mm

鉋刃也可以放在前鉋刀座,這時變成bullnose plane

整修

鉋體

注意到了嗎?這把是made in India,整修完後的感想是--喔!我的老天鵝,不想再碰made in India的工具了。
按慣例先上紅妝

鉋底不平是意料之中

開始咋舌了,如此不平就算是意外囉!
繼續努力,縮小差距

鉋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這個地方就尷尬了,鉋刀口前緣,雖然這一邊不常用

勉強,唉!made in India

這一側也要修
繼續努力

可以收工了,上半影響比較小,擔心磨過頭,馬刺裝上後太突出,那就要修它的槽
還好!沒超出,可以不用修槽

鉋刃

磨刀先磨背,磨背是小事,開鋒就很傷腦筋,磨刀輔助器派不上用處,因為鉋刃的外型是不規則狀,二側邊也不平行,都帶點角度向刀鋒處擴張,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處理,雖然前輩有提供巧思,觀前瞻後,還是決定徒手磨,先按原廠的斜面細磨,最後組裝試鉋再看看如何修正。
上紅妝過頭了,其實看磨痕與倒影才準確

鉋刃斜面也上紅妝

初磨,中央都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注意二側端角已經有圓弧出現

鉋刃斜面,機器的磨痕很深,端角因被砂紙的底紙包著磨,所以變成圓弧,砂紙磨刀的後遺症

鉋刃厚度僅有1.6mm,很快就磨出捲刃,但機器磨痕還在,有夠深

刀背整理比平鉋快多了,左邊是原配的鉋刃,右邊是贈送的鉋刃
以上是第一次修磨鉋刃,採用水砂紙下面墊厚玻璃的磨刀方式,整理的速度是很快,卻無法鉋出理想的邊槽,因為不知問題出在哪?要如何處理?傷腦筋到想放棄。
後來在Paul Sellers的Blog找到解答,鉋刃的端角磨成圓角是沒有切割力的,所以槽邊與槽底的接合處就會鉋成圓弧,沒法呈直角相交,結果就是鉋刃會隨著槽體的深度增加而被往外推。
第二次磨刃改用DMT的鑽石磨片,順利保持鉋刃的端角,終於鉋出標準的直角邊槽了,要注意的是鉋刃的側邊也要磨,目的是避免粗糙的金屬側邊刮傷側壁並降低磨擦力,但要提醒的是原廠鉋刃側邊已有倒角,順著倒角磨就好,不要磨成直角,這點是從曾老師的拙園學來的。
鉋刃背面,有點鏡面,仔細觀察倒影的線條,就可目視判斷是否平整

鉋刃的正面與斜面,與鉋刀座接觸的地方一併整平,希望可以增加與鉋刀座的接觸面積,提高鉋刃的固定性
鉋刃的側邊要注意保持倒角約1-2度,不能磨成直角

靠山(Fence)

Record#778與Stanley#78外觀最顯著的不同就在於金屬靠山,Stanley#78的靠山較短且只有一支導桿,Record#778一次給了二隻導桿,當然金屬靠山也較長,理論上穩定度比較佳,也比較精準。
靠山也要上紅妝
這樣就可以了,上面有三個孔,預留安裝木質靠山用

鉋刀蓋

與壓鐵不同,鉋刀蓋的作用只是單純固定鉋刃,必須平均且緊密地與鉋刀背部貼合,這樣用鉋時才不會因固定性不足而有輕微的位移,最終影響了精度,造成工具不穩定的副作用。
鉋刀蓋上方的螺絲與鉋刀座上的螺絲形成槓桿作用而壓緊鉋刃,但螺絲不能鎖太緊,避免過度下壓損壞鉋刃,至於鎖多緊?得多嘗試幾次,找出適合的點,個人習慣略為鎖緊後再轉1/8~1/4圈。
刨刀蓋,不是壓鐵

重點在於鉋刃接觸的那一面,必須完全貼緊鉋刃
由鉋底投射燈光,鉋刀蓋與鉋刃接觸的地方沒有透光,就表示密合良好


鉋刀座

無論木鉋或金屬鉋,鉋膛都是相當重要的構造,日式木鉋甚至須修成與鉋刃背部的"裏"緊密貼合,台式木鉋的入嵌式平鉋也是如此。
歐式Bailey平鉋的整修,鉋刀座(Frog)也是必修的項目,至於Record #778,一直沒找到可參考的資料,只好自己瞎摸,反正萬變不離其宗,鉋刀與鉋刀座的貼合度是越密越好。
因為角度與空間限制,#778的鉋刀座必須有夠平的金屬平面當基底,一般不銹鋼直尺平直度不好,最終選定刀背整理好的#778鉋刃,因為其他金屬器具的平面未必是真的平。
再來是思考砂紙如何固定在鉋刃上。雙面膠帶不可行,因為膠質層既軟又有厚度,誤差會擴大。美工噴膠厚度薄些但是不均勻又不好清理,黏性也未必理想。最後還是決定雙手萬能,把砂紙墊在鉋刃與鉋膛接觸的那一面,手放在鉋刃的兩邊,固定砂紙並繃緊,再循著鉋膛的斜度,上下研磨。
先用#200研磨,再用#400,都是水砂紙,可以加水,也可不加。考量鐵鉋忌水,所以決定不加水,只是要記得常常清理砂紙,準備一塊強力磁鐵,砂紙在磁鐵上面過一趟就乾淨了。
鉋膛下方無油漆的部份,就是承載鉋刀的鉋膛。

先將鉋體固定好

簡單的油性簽字筆記號

一邊一手,繃緊砂紙,上下移動

紅筆被磨掉的部位,就是有磨到的地方

投光測試,鉋刀與鉋膛接觸的地方,以不透光為原則


木質靠山

原配的金屬靠山比較細窄,總覺得穩定性不好,一直考慮加個類似Stanley SW#45的木質靠山,提高穩定度。
木質靠山的材質需耐磨、有韌性、硬度高的木料,剛好手頭有一片橡木椅的橫桿,長度適中,就它來用,效果也是立竿見影。不過如果製作相框或畫框等較薄木板就必須拿掉木質靠山,製作層架時倒是穩定好用。
損壞的橡木椅中找到的橫桿
縱剖成二塊,請忽視頗爛的鋸工。另一塊給Record 050 Combination Plane
木料六面平整後又縮小了些,端面考慮倒成圓角
架勢不錯,確實好用,薄點的木料得把木質靠山卸下

馬刺(Spur)

很袖珍的配件,也容易遺失,如打算上eBay找老鉋刀,記得先看看馬刺還在不在,雖然還是可以買到零件,價格和國際運費就不划算。
馬刺的功用與刈刀相同,都是先切斷或切開木纖維,鉋刃跟著將已切斷的木料鉋起,這樣除了可使槽壁較為平滑外,也可減輕鉋刃端角的負擔。
馬刺應突出鉋底多少?老實說,沒答案,目前是設定為凸出鉋底1mm,此時順木紋用鉋效果可以,橫木紋用鉋就不理想,當然這或許跟磨刀也有關係,畢竟橫紋鉋削時,BD鉋效率與平滑度是不如BU鉋,曾老師的拙園有提到刈刀以突出鉋體0.3mm為宜,所以這個還要多方測試看看。
原廠的馬刺過長又不利索,修整時一定要有輔助固定的木塊,先用金屬銼刀修飾出基本輪廓,再用砂紙細磨斜刃,真是考驗眼力的工作。
用螺絲固定在木料上,方便用銼刀與砂紙修磨
凸出鉋底1mm
沒有用馬刺鉋出的邊槽,槽壁有一部分有撕裂傷
裝上馬刺後槽壁就平滑整齊多了
馬刺的槽容易卡木屑,記得要常清理
橫著木紋鉋,效果差,改用Skew Rabbet Plane或許會比較好,Veritas是這麼說的。


後記

1、Rabbet Plane為了能快速移除木料,會把刀口設定得比較大,所以鉋刃伸出量應比平鉋多些,要調成薄如蟬翼的也行,只是費工、效率差。基本上溝槽類多屬於不會外露,故形狀與尺寸的正確會比鉋削品質重要。
2、鉋刃設定時,與木料接觸那一邊需略微超出鉋體外一點點,以避免鉋體與槽邊接觸而增加摩擦力,甚至影響槽體的方正。
3、Bullnose Plane的用處似乎不大,只能用在一端或二端封閉的邊槽,這一點Chisel Plane(鑿鉋)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偶而會在eBay看到前鉋刀座加上把手的Record #778或Stanley #78,也在思考要不要改成把手。
4、當電動修邊機(Router)普及後,速度快,效率高,更換不同的刀頭後,用途更廣,Rabbet Plane很快就被取代了。
5、Record#778雖然評價比Stanley#78好些,但僅限"made in England",這把Made in India製造品質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很難想像這種的手動工具,還在繼續生產銷售,或許發展較遲緩的國家還需要使用手動工具吧。
6、Veritas的目錄只有Skew Rabbet Plane,說明了Duplex Rabbet & Filletster Plane功能的侷促性,畢竟日益縮小的手動工具市場,高品質多用途的工具會比較受歡迎。Lie Neilsen甚至完全無類似的產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Record 2"鉋刃與壓鐵的整理

LUBAN 歐式鐵刨5號低角度 多用途木工金屬刨子

台式木鉋-清含底鉋(敷居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