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畫線規-鎌毛引(二本棹)
![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abqmqk9PenNjjAoAkIwcmAjZ9f7z3fPpbHdN42o5IWBdShZKX-NDHc476wchL2-L2ivl0i61fDD_kPEfZZ5m0uycPy3NUASxs7UOLje1jZeQhDEBpaLqTsNcehQy0raUGgmBMBw83Ufg/w400-h225/IMG_20210212_131356.jpg)
日式畫線規「鎌毛引」(鎌音同廉),日本 竹中大工道具館 稱作「鎌罫引」(罫音同掛),因配有二把劃線刀,所以全名是「鎌罫引(二本棹)」,不過網路上多稱作「鐮毛引」或「毛引」。台灣則有二釘毛引、二釘鎌毛引或日式畫線刀等不同稱呼,整修工序可參考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9FLkuTXE8 ),不過影片中的鎌毛引是高檔貨,我的只能算是普及品。 這把鐮毛引被擱在木盒中已經一段不短的時日,農曆春節前整理環境與雜物時又出現在眼前,已忘了是幾年前買的,看起來狀況還不錯,不過這是我的第二把劃線規,第一把是英國Crown的歐式山毛櫸榫孔劃線規。 英製榫孔畫線規,主體材質為山毛櫸,金屬零件均為銅合金,左邊的劃線針是固定的,右邊劃線針的銅底座延伸至定規板右側的圓銅柱把手,可以移動來調整榫孔的大小 榫孔規的底部為單枚銅針,銅針需先用銼刀或砂紙磨過 Crown的榫孔劃線規跟鎌毛引都是在 大司細木工 網站買,因為歐規的用不合就想買日規的來試。鎌毛引的刀刃看起來又利又硬,切出的線條應該是穩定又清晰,用在春秋材軟硬差很多的軟木時,完全沒有歐式榫孔規會跳動的毛病,但實際使用卻發現鎌毛引上下疊合的刀刃使得間距調整變成一件苦差事,常常相互干擾,所以當輪刀劃線規出現時,它也被我放入木盒跟Crown榫孔劃線規一起保存。 雙桿輪刀畫線規,兩隻桿可分別固定,右側的銅製零件是二支桿的連結固定器,高檔一點的還會有微調鈕,不過覺得有點雞肋 雙桿的刀片樣式不同,前面是外刀刃,後面是內刀刃,刀刃的形式不同主要是讓刀刃切入木料產生的偏向力矩相互抵銷,減少偏移的機率 備用刀片,很小不好寄送,所以一定要連本體一起增購 輪刀劃線規是在淘寶閒逛時看到的,它的二支劃線桿可分開調節固定,一次調整一隻畫線桿,不會相互干擾,最後再把二桿之間的連結器固定就可以開始劃線,比起鎌毛引簡單多了,另也有單桿形式的輪刀畫線規。 這些年陸續由日本買些古鉋,偶而會夾帶其他工具,其中就有好幾把日式劃線規,本覺得用不到,就隨意塞進廢料箱,直到翻到這把初代鎌毛引,索性將同類型的找出來,最後還真讓我翻出三把,剛好可以利用春節假期的空檔整修一番。 檢視 外刀刃還特地磨出「裏」,這是日式特有的設計,不過這把應該是台灣鹿港鉋刀店製作的 背光檢查,內外刀鋒等高,畢竟也沒用過幾次 前面是內刀刃,刀鋒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