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斜接輔具

製作小花架,主體完成開始動手製作桌板,原本桌板的規畫即以傳統的框架結構為主,簡單說就是四周以較厚實的角料充做框架,框架內側則開溝槽,中間桌板四周開舌榫以嵌入框架預開的溝槽,這樣中央桌板不僅可採用較薄的板料,重要的是可藉外面框架的固定性來抑制薄板容易變形的傾向。 桌板的舌榫很快就定好尺寸,但外面框架接合的方式倒是讓我思索良久,接合的方式有超多選擇,但如要避免木料的端面顯露於外,大概就只有斜接了,可是單純的斜接屬木料端面對端面的接合,就膠合來說,這種方式的膠合力最弱,一定要加上榫卯,可這榫卯又要自身的技術可以施作,一時間舉棋難定,只好參考了木工結合圖說,最後決定用止榫斜接。 關於桌板的材料,不喜歡跳色式的搭配,自覺配色能力很差,所以中間桌板採用與腳架相同的阿拉斯加扁柏,桌板外圍則是黃柳安。 因為阿拉斯加扁柏硬度偏軟,容易因碰撞而產生凹痕,易碰撞的桌邊就必須用較耐碰撞的硬木。手頭上的硬木類只有黃柳安的色澤較接近,只好將就使用。 全部組件整理好,準備膠合,剛好在Pinterest閒逛時看到一種斜接輔具,製作簡單,使用上也可彈性調整,重點是剛好手上有些短料沒什麼用處,如此可以不用花錢再買斜接的夾具。 材料是4cm*3.7cm的花旗松有節短料,原本是製作工作架剩餘的,大多是樹結的寬度大於角料的一半,結構強度較差,但如去掉樹結後也剩沒多少長度可用,所以一直放在木料堆裡快3年,這次剛好可以物盡其用。 花旗松(Douglas fir,又稱道格拉斯冷杉,可是它屬松科不是杉科)在北美商用木材中的產量與用途都很大,雖屬軟木類但 結構性 比其他軟木類強,故多用在木建築的主要結構,可惜台灣大部份戶外木建築多採更便宜的防腐南方松,一來南方松結構鬆散,易於防腐藥劑滲入,二來南方松的價格便宜,利潤空間大,所以廠家自然樂於推廣引進,性價比高的花旗松似乎就不受青睞了。 短料去掉大樹節後變得更短,除了當墊木外,確實用途不大。正好可以趁此機會消耗掉一些短料。 預計是兩兩一組成對使用,故缺口處亦須對稱,又因是當作輔助夾具,故木料就未再進行六面平整的工序,直接並排一次畫出缺口的第一條參考線。 SHINWA的一發止型定規,緊靠基準線,很快畫出45度的斜線 定深,決定以角料的一半為斜口的深度,這樣既有足夠的深度讓F夾咬住,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