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9的文章

木井方28cm港式紅木刨

圖片
刨或鉋?谷歌好幾下,還是弄不太懂那些高來高去的文字,不過大陸只用"刨"這個字,如木刨、刨木頭、刨絲等,台灣則是刨或鉋均有人用, 日本則只用"鉋",泛指木工用的各類刨子,只是會在前面加上特定詞來說明用途,如面取鉋、作里鉋。台灣大致也是如此,如線鉋、內外根鉋。 現代的中式刨, 刨刃與壓鐵是歐式木刨的型制, 刨體的配置與 運刨的方式則與歐式不同,這或許是不得不的選擇。就像台灣進入日據時代,木工師傅不得不採用日製的鉋刃與壓鐵,因為別無選擇。 算算這是第三次買中式木刨了,第一次是四年前買的木鼎方40cm港式木刨,雖然純粹是好奇而順便入手(因為看到台灣拍賣網站有一大堆,淘寶則有更多且更便宜),一開始並沒有太多期待,實際使用後還是很失落,費心整理好刨刃與壓鐵卻始終無法維持穩定的工作品質,剛開始怪罪木刨本身製作品質不佳,現在回頭想想,有很多細節是因我的無知而忽略了,一直在想,重來一遍會不會調整得更好?可是木鼎方早已被我蹂躪得不成刨樣,這次趁太座從淘寶買書之際,順便偷渡了三把木井方港式紅木刨,28cm、35cm、40cm各一把。 外觀 木井方在大陸的量產型木工工具界中,算是最具規模的品牌,木刨種類多,品質也較受肯定,在歐美的網路木工商店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至於老外的評價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前二次不算太愉快的經驗,這次就鎖定木井方的產品入手,希望能有較穩定的品質,以前買過它的柳槽刨、抹角刨,雖然感覺普普不就手,但起碼有基本水準,稍微整修調整就可以使用。 這次入手三把平刨,收貨打開包裝箱時,有點驚奇,以前尚有紙盒包裝,這次怎麼只有塑膠袋與薄紙?簡略到不知該說甚麼,就算要降低成本應該也很有限,反倒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會有負面觀感! 港式刨(或中式刨)的標準配備,刨體、推把、刨刃與壓鐵、木楔子(由左至右),其他廠家生產的中式刨,基本構造也差不多,只有外型與推把的位置不同而已,不懂為何稱作港式刨? 與台式鉋最大的差異是刨膛沒有鐵壓桿(有一種魯式刨就跟台式非入嵌木鉋一模一樣),刨刃組放入刨膛後,就靠木楔與刀槽的配合來把刨刃固定在刨膛,刨刃的進退倒是與台式刨相同,敲就對了。另外台式鉋的鉋刃與壓鐵偏日制,中式刨與港式刨則是歐制。 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