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0的文章

台式木鉋-啟記邊槽鉋

圖片
這是一個典型的 台式邊槽鉋,有稱它是邊鉋、 邊仔、 長高....... ,反正就是各吹各的號, 畢竟以前木工師傅所受教育有限, 師徒相傳, 師傅怎麼說,徒弟就怎麼記, 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也有了不同的名稱, 雖然功能都一樣,就是在木料邊緣刨出一個L型的邊槽,可就是沒法有統一的名稱,這種事遇多了也學會了不要太執著,反正木鉋好用比較重要。 除了平鉋以外,這是另一個大木作、小木作、細木作都會用到的木鉋,跟平鉋一樣,針對不同的作業的需求,會有尺寸上的差異,可是基本功能都是一個樣。 這把也 是在拍賣網站看到,本也沒多大興趣,因為已經有了Record No.778 Rabbet Plane,再買入同功能的古董木鉋,似乎有點畫蛇添足,況且曾經入手的的台式木鉋中有九成 都是鉋刃銹蝕嚴重不堪再用, 只能當擺設或鋸解後留下堪用的當備品,賣家在網站上也放了好一段時間,始終入不了眼。 某天又偷空上網尋寶,注意到鉋刃的尾端 呈尖狀收縮,不是常見的圓弧狀,似乎是很古老的型制, 就點進去看個仔細,又瞄到刀鋒與壓鐵的接合處,鉋刃斜面朝上,心想會不會是傳說中福州來的古鉋?由外型來看近似邊槽鉋,但參考 賣家提供的 圖片 ,鉋底沒有其它配件,鉋體上方也沒看到用來固定靠山的螺桿與螺帽,連個螺絲孔也沒,賣家也 沒提供鉋底的圖片,一時之間真沒法確認它的用途,想想價格也不貴,就決定買了,畢竟手上還沒有帶刈刀的台式木鉋,至不濟也可比較日式與台式刈刀的形制與安裝工法。 就是這個點,一個美麗的錯誤 檢視 收到包裹當然立馬拆箱檢查,鉋體覆滿厚重的油脂與灰塵的結合物,有點油膩又有灰塵沙沙的手感。鉋刃、壓鐵與刈刀均無法正常退出,推測是厚重的銹垢撐住鉋體,所以無法動彈,不過鉋刃真是斜面朝上安裝,與網站上的圖片相同。 鉋底終於出現,六個孔、三種間距,跟雙面律鉋的靠山一樣,一個簡單的角料加上二個圓木棒,可是這個靠山得自製,賣家沒給。 初步推論,這把邊槽鉋應該是製作窗框或畫框等較小型物件用,因為只有三種間距可選,一般細木作因需要可靈活調整間距的功能, 靠山都會採用活動式,像這種 只有三種間距可用,應該會變成困擾吧。 較大的刀口意味著可以刨出較厚的刨花,也就表示可以快速達成預定的深度,效率上較好,當然完成後的邊槽表面細緻度略差,但如有其它物件覆蓋,比如玻璃或窗花,邊槽的表面也就被遮掩掉。 回到家,...